1月10日上午,第二轮广东省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总结暨第三轮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在省教育厅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出席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林晓敏代表受扶高校在会上作经验分享。
image.png
会议现场
林晓敏从“坚持高位谋划、坚持双向协同、坚持有位有为、坚持暖心服务”四方面介绍了岭师作为受扶高校积极主动配合华南师范大学推动第二轮帮扶提质增效,全面推动学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党委副书记林晓敏做经验介绍
自2022年启动第二轮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学校党委把“组团式”帮扶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成立领导小组,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了书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参与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在深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制约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提升办学空间、提升治理效能等最突出、最迫切、最需要帮扶解决的问题,为精准对接华师帮扶工作夯实根基。三年来,两校校领导高频互动、高效沟通,三年会晤11次,研究落实帮扶协议,解决帮扶中的问题20多个,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顶层支持”;两校党委组织部作为帮扶工作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推动帮扶工作高效落实。
学校党委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对帮扶队员“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充分信任授权,让他们有职有位、有权有责。发挥卢勃队长熟悉高教规划、高校管理的优势,按校领导分工,参加校长办公会决策、列席常委会,深度参与学校决策。分管规划与法规处、协管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联系教科院和社管院,助推教育学、社会工作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卢勃队长工作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发挥李来胜教授、董任峰副教授在化学学科领域学术优势,委任李来胜为化学学科带头人、委任董任峰为申硕办副主任和化学院副院长,助推生物与医药获批硕士学位点。发挥王莉副处长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优势,委任其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协助我校成功承办2024年创新大赛广东省分赛,获得7金1银的优异成绩。
帮扶过程中,学校各部门做好暖心服务,激发帮扶队工作动力。建立校领导直接联系帮扶队员“直通车”制度,通过座谈会、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和帮扶队员的沟通交流,及时听取意见建议,有效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0多个,让帮扶队员的声音听得到、需求办得到。对帮扶队员开通“绿色通道”,快捷高效做好办公、食宿、交通、医疗等保障服务,确保他们安心舒心工作,让他们在岭师有满满的归属感、获得感。4名队员都获得岭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4名队员中有3名愿意留任第三轮帮扶。
三年来,在华师的全力帮扶下,我校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圆了多年的申硕梦。湖光校区投入使用,近4000名新生入驻,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成功举办师范教育120周年发展大会,擘画了学校发展蓝图。党的建设不断创优。作为粤西高校唯一的“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顺利通过验收;新增1个全国“样板支部”、3个全省“样板支部”和1个全省“双带头人”工作室;获批1个“强国行”、2个“广东行”专项行动团队。学科水平大幅提升。我校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4项,省部级以上平台9个,2024年我校自然指数排名第274位,较2023年提升105位。36个专业进入软科中国大学专业B级以上榜单;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获“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获国家级项目28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4项、国家社科基金11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青年云支教”项目荣获全国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全省高校唯一);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全省高校唯一);学校成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1+1+1助学育人项目”试点实施高校(全国两所高校之一)。
会上,举行了第三轮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签约仪式,林晓敏代表学校和华南师范大学签约。
新征程,新使命。在新一轮帮扶的征途上,学校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向华师继续学习的机会,同向发力、纵深推进,以奋进之笔书写岭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新贡献。
考研在线—做考研人信赖的考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