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招生代码:83201,以下简称“火箭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火箭院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1059”,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火箭院成功研制了系列导弹武器,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成功研制了十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等多种轨道载荷的能力。成功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实现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
火箭院自1981年起招收研究生,是国家最早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火箭院已形成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火箭院至今已培养2000多名毕业生,其中已有8人当选院士、百余人担任过型号总设计师或总指挥、50余人取得集团公司及以上级专家称号,持续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
(一)学位授权点情况
火箭院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8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航天创新院以及部分航天六、九院单位)。
(二)导师队伍
火箭院500余名研究生导师均遴选自型号专家,包括12位院士、20余位国家级专家,研究生直接受教于院士、型号两总、科技专家。
(三)科研优势
火箭院拥有十几个专业研究所、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创新中心。科研课题紧密结合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科研活动直接参与型号研制项目。
(四)福利待遇
火箭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免学费,博士研究生助学金不低于5000元/月,硕士研究生助学金不低于3000元/月,享受一日三餐和交通等补贴。火箭院研究生毕业后优先留培养单位工作,入职后解决北京户口。
三、调剂专业及分数线
表 各学科专业调剂条件
学科名称 | 培养单位 | 调剂 分数线 | 调剂 学科要求 | 调剂 考试科目要求 |
机械工程 | 18所 | 310 | 08工学 | 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一或数学二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2所 | 330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13所 | 325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
704所 | 325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772所 | 325 | 08工学、14交叉学科 | 英语一、数学一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所 | 325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 | 320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702所 | 325 | 08工学 | 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一或数学二 | |
11所 | 315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
11所(京) | 315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
创新院 | 310 | 08工学 | 英语一、数学一 |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5所 | 325 | 08工学 | 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一或数学二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101所 | 310 | 08工学 | 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一或数学二 |
四、调剂要求
1.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我院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五、调剂程序
1.2025年3月28日起,请符合火箭院调剂要求的考生将个人简历、考研成绩、本科成绩单(加盖学校有关部门公章)、英语水平证明材料、获奖材料、发表论文及专利证明材料等发送至火箭院各培养单位邮箱,邮件主题的格式为“调剂+姓名+初试总分”。
2.2025年4月8日起,申请调剂转入的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依据火箭院各培养单位实际公布的生源余缺信息,按照调剂服务系统流程提交调剂申请,否则无效。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确认相关信息,且一旦确认录取则录取结果不得更改。
3.复试有关工作由火箭院各培养单位自行组织,复试时间、地点由各培养单位另行通知。
考研在线—做考研人信赖的考研网站